深圳市向安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欢迎您!

北京东城推进“信用+双随机”联合监管 助力企业减负前行

作者:zjw    来源:iduhc    发布时间:2025-05-29 12:33:21    浏览量:3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董芳忠)近年来,北京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东城通过打好“三张牌”,推进积极创新“信用+双随机”联合监管模式,信用行进一步降低涉企检查频次,双随为市场主体减负,机联助力东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合监

一是管助优化部门联合抽查工作机制,打好“联合牌”。力企积极发挥区部门联合“双随机、业减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负前由东城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北京组织协调29个涉企监管部门做好部门联合抽查与本部门抽查、东城专项检查、推进重点检查等监督检查的信用行统筹工作,最大程度实现“应联尽联、能联必联”,减少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同时,利用市级部门联合抽查工作平台提供的任务整合功能,对拟发起的抽查任务涉及的检查对象进行比对查重,实现抽查任务“应合必合”,避免对同一个检查对象开展不必要的多次检查。

二是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制度,打好“信用牌”。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明确以北京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办建立的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为基础,探索推动“1+N”信用监管,即通用型分级分类结果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食品、餐饮、药品等与人民生命安全相关的专业领域监管、信用风险综合研判等监管领域的有效运用,为开展以信用为基础的差异化监管夯实制度基础。

三是实施科学精准部门联合监管,打好“增效牌”。近两年,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开展以信用为基础的部门联合抽查,协调组织东城区相关部门重点针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受到行政处罚等有失信记录的市场主体开展部门联合抽查。依托北京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搭建的信用风险分类分级模型,东城区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联合抽查”监管模式,利用信用风险分类评分结果对不同信用风险级别的企业开展差异化监管,提高监管科学性和精准性。

责任编辑:赵英男
 

相关新闻推荐

扫描微信,添加好友

Copyright © 深圳市向安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铁拳”行动|北京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涉及价格违法、商标侵权等  广西柳城:5家黄金珠宝饰品店使用未经检定计量器具被处罚  优化营商环境|陕西举办市场监管系统标准化执法现场观摩活动  过期作废?江苏镇江点评23家培训机构不公平格式条款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曝光5起电动自行车违法案例  问检于民 福建食品安全检测服务惠民生  “铁拳”行动  “3•15”晚会曝光的3家“槽头肉”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并被罚款  问检于民 福建食品安全检测服务惠民生  北京昌平举办“世界计量日”宣传观摩会  深圳专业化职业化食品安全检查员队伍人数达231人  广西崇左:联动开展消防产品专项检查  走近3•15,放心消费市场监管在行动  北京发出京津冀首张外资主体资格证明互认营业执照  校园食品安全|广西柳州:开展校园食品安全跨县(区)交叉检查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  校园食品安全  广西百色:以低碳认证为抓手 蹚出绿色发展新路子  江苏淮安:青春维权岗彰显蓝色风采  吉林镇赉:延伸维权工作主线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上海静安:开展餐饮领域“守护消费”专项执法行动  北京朝阳:开展“世界计量日”系列宣传活动  收取预订款、未组织竣工验收 金地集团旗下太原两公司被罚  “放心消费在南京”社区行活动启动  广西梧州:“五一”期间受理投诉举报咨询109件 食品和餐饮成投诉“大户”  北京门头沟:织密用药用械安全网  长春:优化办理流程 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北京东城开展校园周边经营主体专项整治行动  广西柳州:整顿黄金珠宝市场秩序  ​北京东城开展校园周边经营主体专项整治行动  山东济南:“五一“假期市场监管“不打烊”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提示:“小金盾”标志与质量安全无关  广交会首次设立美食街 展现广东美食品牌  湖北市场监管部门跨省调解一起玉石消费纠纷  福建出台21条措施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陕西举办市场监管系统标准化执法现场观摩活动  江苏启动“2023 年度江苏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工作  广东:研究部署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纵览|辽宁沈阳:探索维权窗口化解纠纷“最优解”  互联网广告监管  山东济南:“五一“假期市场监管“不打烊”  安全生产  深圳专业化职业化食品安全检查员队伍人数达231人  互联网广告监管  上海奉贤:持续推进老年消费者权益保障工作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曝光5起电动自行车违法案例  景德镇12315调解一起陶瓷消费纠纷 协助退款72万元  南京江北: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抽检  宁夏石嘴山:三项举措护航“五一”节日消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