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铭)电动自行车因其骑乘方便、川省经济、市场节能等优点,监管局提已成为人们常用的醒注行车代步交通工具之一。然而,意电源安部分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动自动力忽视现行的川省推荐性国家标准,对零配件、市场原辅材料等采购管理不规范,监管局提充电器质量良莠不齐,醒注行车因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意电源安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为切实维护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动自动力按照“早发现、川省早预警、市场早处置”的监管局提风险监控要求,四川省市场监管局近期根据网络舆论和消费者投诉,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与电池产品开展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并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谨慎消费、安全使用。
电动自行车是一种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蓄电池和充电器是电动自行车重要的组成部分,蓄电池是电动自行车的动力来源,蓄电池类型主要有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两种,充电器是专门为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配置的充电设备,是给蓄电池补充电能的装置,按充电模式可以分为二阶段充电模式和三阶段充电模式两种;按产品类型分为密封铅酸电池充电器、锂离子蓄电池充电器。
根据风险监测,电动自行车主要存在以下风险点: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
机械强度。充电器外壳的机械强度不够,受到一定冲击或跌落后,外壳出现开裂等现象,容易引发触电风险,开裂的外壳也极易划伤手指。
开裂的充电器形貌。资料图片
电气强度。主要是产品绝缘系统的性能,绝缘性能不好的部件容易产生高泄漏电流,在高压下绝缘可能击穿,引发触电事故,造成安全隐患。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源板上初次级电路铜箔之间距离、跨接初次级之间的变压器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距离、可接触部件(固定外壳的金属螺钉)到危险带电件之间的距离不符合要求。在潮湿和灰尘污染条件下,很容易造成导体之间放电甚至短路,使元件损坏,严重时会造成产品失控引起火灾事故,或使输出端产生高压电引发触电事故。
防触电保护。产品通风散热孔过大,线路焊点过高或输出空载电压过高,手指同时接触输出端的正负两极等情况,容易引发触电事故。
错接。当消费者使用了非匹配的充电器后,极性反接导致输出电流出现异常现象,极易导致蓄电池过充,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电动自行车蓄电池
I2(A)放电项目。该项目是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放电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放电性能差意味着锂离子蓄电池的工作时间减少,电动自行车续航能力降低。
过充电保护。该项目是电池的安全指标之一,评价电池在过充情况下对电路板的保护能力。若该项目不符合,电池在过充状态下,极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短路保护。该项目反映蓄电池短路保护装置的有效防护能力。若该项目不符合,电池在短路状态下极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针对上述情况,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通过正规渠道选购与原车匹配的充电器和蓄电池,购买时应主动索要发票。购买整车时,应检查充电器是否为原厂充电器,在后期更换充电器或蓄电池时,建议优先选购原厂配套的产品。根据电池型号、电压、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充电器,注意区分锂电池充电器和铅酸电池充电器。
选择具有良好通风环境的室外进行充电,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特别是在夏季太阳直射的环境中充电。充电时,周围不应有易燃易爆物品,充电器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电源线打结、缠绕。
不能自行拆解、更换或组装锂离子蓄电池,应严格按照蓄电池说明书或使用手册的要求正确使用蓄电池,蓄电池需要远离火源、热源、水源等,不能长时间或在密闭空间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禁止将电动车推到家中进行充电;禁止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等公共安全出口进行充电;禁止骑行后立即充电;禁止飞线、私搭乱接线路。
定期检查充电器和电池状况,发现充电器破损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送修或更换。
责任编辑:赵英男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赖剑洁记者朱海)让全校2000名学生取到午餐,需要的最短时间是多少?在江西省定南县的定南中学,答案是“3秒钟”。近日,记者和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走进定南中学,发现该校采用的智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张会娜记者吴采平)1月26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联合湖北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协同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近日,2023中国质量协会年会暨第二届全球追求卓越大会在北京开幕,第二十届全国质量奖2022-2023年)组织类奖项在年会开幕式上隆重揭晓。在现场2000余位代表的见证下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为从源头打击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行为,近日,柳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交管部门对该市柳北区两处涉嫌存在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行为的电动自行车维修店进行突击检查,现场发现两家店内均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记者11月15日从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获悉,在不久前结束的“口腔科医疗器械专项治理行动”中,北京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检查口腔类主体1390家,查办了一批违法案件,口腔科医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今年以来,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进网络餐饮外卖问题常态化治理,有效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和舆论监督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