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29.9元充值100元话费”,捡漏式充完才发现到账的成都场监充值是话费抵扣券,还必须要充值满一定额度才能使用一张抵扣券,市市不少消费者直呼上当。管局2月16日,提醒四川省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谨防提醒消费者谨防“捡漏式”话费充值消费陷阱,话费对低价打折充值需保持理性,陷阱一定要看清充值交易规则,捡漏式切勿贪图便宜盲目选购远低于合理市场价格的成都场监充值商品和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市市今年以来,管局成都市12315投诉举报平台共收到此类投诉400余件。提醒据消费者反映,谨防浏览微信、话费微博以及电商平台时,常常会收到29.9元甚至19.9元、9.9元充值100元话费的弹窗广告。当消费者按照指引充值后,得到的并非100元话费,而是总额为100元的数张5元、10元话费抵扣券,充值满100元后才能使用抵扣券,并且每月只能使用一次,要用完这些抵扣券,至少需要1年的时间并充值近2000元。
另一种情况是,消费者在点击弹窗广告页面上的“立即领取话费”按钮后,会弹出APP下载链接,告知消费者下载并购买会员后方可收到“100元话费券”,但消费者充值会员后才发现,话费是按月返还,一般每月返还5元,最多10元,而这些APP运行一段时间后便不再提供服务,也不再返还话费。
成都市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弹窗广告里的话费充值陷阱,并注意以下事项:
在网上充值时谨慎比对。注意看是否是正规通讯运营商授权开展的活动,充值消费时要选择通讯运营商的官方渠道,也可选择与官方运营商合作的大平台、大公司进行话费充值。同时,可将相关充值活动关键字在引擎中进行搜索甄别,使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浏览器,不要随意点击各类弹窗广告和下载各类应用商店无法搜索到的陌生APP,防止误入钓鱼网站。
警惕低价充值陷阱。面对低价打折充值需保持理性,切勿贪图便宜而盲目选购远低于合理市场价格的商品和服务,特别是对于网上销售的“金额较高、优惠幅度大”的手机充值卡,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谨慎购买。看到弹窗广告时,要认真查阅充值交易规则等内容,不盲目下载不规范、存在有风险隐患提示的APP,警惕各种恶意营销套路。
使用安全的付款方式。不要将证件号码、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告诉对方,不要在没有第三方支付平台担保的情况下,直接将钱款直接汇入对方账户。
留存好相关消凭证费。交易后注意保存聊天记录、交易记录及电子账单等相关信息。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及时与卖家沟通、申请退款,协商不成可向卖家所在的网络购物平台发起维权投诉,或及时拨打12345、12315热线反映。
责任编辑:赵英男中国消费者报郑州讯记者耿记安)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发布2022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10起,涉及商标行政保护案例4起、专利行政保护案例4起、地理标志 ...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近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公安部门移送线索,依法查处了一起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制品的违法行为。据了解,当事人刘某出于个人爱好,通过网络、商品市场购买及他人赠与 ...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近日,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在沈阳市举办辽宁省2024年世界标准日主题宣传暨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研讨会,10家驻辽国际标准组织国内对口单位就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开展了研讨,与会代表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五一”假日临近,珠宝消费迎来热潮。珠宝消费市场中的虚假宣传、以次充好、虚标等级含量等情况时有发生,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4月底,福建省龙岩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提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如何辨别消防产品的真假?9月12日,浙江市场监管“助企惠民 有感有得”开放月活动之消防产品“质量安全守护在身边”主题活动助力消费者识假防假。该活动由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浙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10月9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4年网络交易市场违法典型案例,涉及发布虚假“种草”笔记、未公示营业执照信息等违法行为。据介绍,今年以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网络市 ...